說明:
1、樣品:蛋白酶原料(MP)、歐金寶蛋白酶(HT300),進口蛋白酶樣品D\J\B2、組成: 4g 豆粕+1g 蛋白酶+100mL 蒸餾水3、反應條件: 40℃水浴 4 小時(或室溫放置, 延長觀察時間)4、觀察項目:豆粕膨脹狀態(蛋白浸出)、上清渾濁度(蛋白水解產物)
說明:
豌豆在家禽飼料中應用的注意事項上海歐耐施技術部 2018-7-31一、豌豆營養價值特點1、蛋白質:豌豆中含有較高可利用蛋白,其粗蛋白含量約20%~24%。2、氨基酸:豌豆氨基酸不平衡,含硫氨基酸約0.52%,色氨酸約0.18%,含量較低。賴氨酸約1.7%,精氨酸約2.0%,含量較高。3、能量:豌豆的淀粉含量高48%~54%DM(干物質基礎),但一些豌豆品種中的直鏈淀粉含量高35%~50%,不易消化;豌豆中油含量少于1.5%。成年公雞對豌豆的表觀代謝能值存在較大差異10.16~11.47MJ/kg,肉雞更低,總的來說豌豆的能值相對較低。4、磷:豌豆中的磷含量相對較高0.39%,但植酸磷的含量相對較高。5、抗營養因子:豌豆中的抗營養因子主要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單寧及外源凝集素等,不同豌豆品種中的抗營養因子存在一定差異。二、豌豆在家禽飼料中的應用及其注意事項1、 限制用量:加拿大豆類協會推薦,肉雞飼料中豌豆適宜添加量為20%,蛋雞飼料中的適宜添加量為30%,火雞飼料中適宜添加量為25%,鵝飼料中的適宜添加量為20%。如果豌豆的營養價值被準確評價,加入合成氨基酸,豌豆在肉雞飼料中添加20%~35%(Farrell等,1999;Diaz 等,2006;Nalle等,2010)未見對肉雞的生長性能有負面的影響。2、 提高淀粉消化率:豌豆中的淀粉消化率相對偏低,能值偏低。熱處理、制粒、超微粉碎及酶制劑應用對于提高豌豆的營養價值有益。3、 氨基酸平衡:含硫氨基酸的補充。4、 油脂源搭配:豌豆在蛋雞日糧中使用能較好的滿足其能值的要求,但是如果在高能量的肉雞飼料中使用,需要加入一定的油脂。5、 雛禽飼料中的應用:由于豌豆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外源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在幼齡家禽飼料中使用,需注意熱加工方式及蛋白酶的選擇...
說明:
植酸酶和糖酶對麥麩和無麥麩日糧營養價值的提高及其對生長豬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響王進譯自: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235):138-146原文題目:The combination of carbohydrases and phytase to improve nutritional value and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degradation for growing pigs f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wheat bran 摘要本試驗的目的是,了解單獨或組合添加植酸酶和糖酶的麥麩日糧(WB)和無麥麩(WBF)日糧對生長豬不同腸段食糜中的常規養分,氨基酸(AA),植酸和非淀粉多糖(NSP)的消化率的影響。本試驗選用16頭生長豬(初重:18.12±0.74 kg),在回腸末端安裝T型瘺管。試驗采用2×2×2因子,隨機分配為8個處理,分別是植酸酶(0: 1000FTU / kg),糖酶(0: 300mg / kg)和WB(0: 20%)。試豬采用兩重復的8×3不完全拉丁方設計(8組日糧,3個周期),每個處理6頭。每個試驗周期持續7天,第5天收集糞便,第6-7天收集回腸食糜。無論有無添加麥麩,添加植酸酶能顯著提高灰分,鈣和總磷的回腸表觀消化率(AID)和總的表觀消化道消化率(ATTD)以及顯著提高植酸,蘇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的表觀消化率(AID)(P0.05)。添加植酸酶日糧中,補添糖酶,僅有WB組日糧中提高植酸的AID(P ),但在WBF日糧組中沒有顯著影響(P0.05)。麥麩與糖酶之間存在互作(P ),能夠顯著提高組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絲氨酸,干物質(DM),能...
說明:
美產高粱日糧或國產玉米日糧對豬消化能和代謝能、回腸標準氨基酸消化率以及生產性能的影響 王進譯自: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95(11): 4880–4892原文題目:Concentration of digestible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standardized ileal digestibi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pigs fed diets containing sorghum p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corn produced in China摘要比較中國玉米和美國高粱的消化能(DE)和代謝能(ME)能值(試驗1)及其對必需氨基酸(試驗2)的回腸表觀消化率(AID)和回腸標準消化率(SID)的影響。利用對114頭斷奶仔豬(初重8.8 ± 1.0 kg,試驗3)和60頭生長豬(初重23.4 ± 1.6 kg,試驗4)生長性能的測定來評估美產高梁作為國產玉米的潛在替代品的價值。以美產高粱為基礎日糧,測定添加蛋白酶對氮素利用的影響(試驗4)。試驗1結果表明,玉米和高粱之間的DE和ME能值沒有顯著差異(P>0.05)。試驗2結果表明,大部分必需氨基酸的AID和SID以及標準回腸可消化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和組氨酸的濃度在高粱中顯著低于玉米(P )。試驗3結果表明,試驗期間日增重(ADG)和日采食量(ADFI)沒有顯著差異(P>0.05)。起始2周飼喂高粱日糧處理組以及后續兩周飼喂含有60%高粱的處理組的豬料重比(G:F)和粗蛋白(CP)顯著降低(P )。無論替代比例,高粱組的糞便評分均低于(P )或有趨勢低于(P =0.086)60%高粱組。試驗4結果表明...
說明:
家禽營養實現收益增長——飼料生產商越來越意識到飼料中植酸完全分解產生的所謂的“超磷效應”。(上海歐耐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蘭慧 譯) 在消費者壓力與日俱增的背景下,家禽生產商正尋求從其經營中獲得最大利益。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評估產品、供應商和不同的應用方案以保持公司競爭力。營養學家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并且當收益增長對他們公司的成功變得更加重要時,為了檢測這些差異,檢測技術必須高度技術化??茖W在鑒別收益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否則這些增長可能無法被知道??茖W在營養和技術領域可有以下幾種形式的改進:Ø 提高對家禽體內生理生化過程的了解;Ø 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從飼料生產過程采用的分析方法中提取更多見解,例如分析原料和飼料產品,以及Ø 在產品領域進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產品作用方式,從而進一步優化產品應用。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改進,獲得的共同見解可以為生產者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或“飼料情報”來幫助微調所用的營養配方。這能引導配制更好地滿足營養需求的日糧,能減少營養物質的浪費。這也會導致肉雞實際生產問題的減少,從而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好的性能表現。這些收益的增長為公司提供了競爭優勢,并使其在當今市場環境下能保持盈利。更具針對性的方法在整個飼料行業,各公司正在尋求更具針對性的營養方法,鑒于全球市場上發生的變化,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有一實例就是他們如何應用飼料酶,特別是植酸酶。過去10年中植酸酶行業有了大幅增長。在世界范圍內,大多數家禽飼料中(約90%)添加了植酸酶以提高飼料效率,而且總體來看,每噸飼料的使用量有上升的趨勢。使用植酸酶的優勢來自于植酸酶的使用劑量和使用植酸酶優化植酸分解。植酸酶應用的演變隨著具有高植酸結合親和力的植酸酶使用劑量的增加,幾乎可以消除植酸的抗營養作用,并為動物釋放大量膳食肌醇(...